胃占位性病变是什么意思
胃占位性病变是指胃内出现异常组织增生或肿物占据正常胃腔空间的现象,可能由胃息肉、胃间质瘤、胃癌等疾病引起。
1、胃息肉
胃息肉是胃黏膜表面突起的良性肿物,可能与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刺激有关。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反酸等症状。胃镜检查可明确诊断,较小息肉可通过内镜下切除,常用药物包括铝碳酸镁咀嚼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等。日常需避免辛辣刺激饮食。
2、胃间质瘤
胃间质瘤起源于胃壁间叶组织,属于潜在恶性肿瘤。早期多无症状,较大时可引发出血或梗阻。CT检查可见胃壁肌层占位,确诊需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靶向药物如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术后需定期复查胃镜和增强CT。
3、胃癌
胃癌是胃黏膜上皮的恶性病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高盐饮食等因素相关。典型表现为进行性消瘦、黑便等。胃镜活检可确诊,治疗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配合化疗,常用化疗药物包括替吉奥胶囊、奥沙利铂注射液等。患者应保证高蛋白饮食。
4、胃淋巴瘤
胃淋巴瘤属于胃部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可能与免疫缺陷有关。症状与胃癌相似但进展较慢,内镜下可见黏膜粗大皱襞。治疗以化疗为主,常用方案含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环磷酰胺注射液。治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
5、异位胰腺
异位胰腺是先天发育异常的胰腺组织异位至胃壁,多数无症状。胃镜下可见脐样凹陷的黏膜下隆起,超声内镜可辅助诊断。无症状者无须治疗,若引发梗阻或出血需手术切除。日常无须特殊处理,定期随访即可。
发现胃占位性病变应及时完善胃镜、病理等检查明确性质。日常生活中需戒烟限酒,避免腌制、烧烤类食物,规律进食并保持情绪稳定。术后患者应按医嘱复查,出现呕血、剧烈腹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