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肺栓塞是如何形成的

3135次浏览

肺栓塞通常由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主要形成机制包括静脉血栓脱落、血流淤滞、血管内皮损伤及血液高凝状态。

1、静脉血栓脱落

下肢深静脉或盆腔静脉血栓脱落是肺栓塞最常见原因。长时间卧床、手术后制动或长途旅行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流缓慢,血栓形成后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患者可能出现单侧下肢肿胀、疼痛等症状,需通过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进展。

2、血流淤滞

心力衰竭、房颤等疾病会导致全身血液循环减慢,静脉血液回流受阻。这种情况下红细胞和血小板易在静脉壁沉积,逐渐形成血栓。临床可通过弹力袜压迫治疗改善静脉回流,严重时需使用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物。

3、血管内皮损伤

创伤、手术或静脉穿刺可能直接损伤血管内膜,暴露的胶原纤维会激活血小板聚集。肿瘤化疗、中心静脉置管也是常见诱因。此类患者需密切监测D-二聚体指标,必要时使用达比加群酯胶囊干预。

4、血液高凝状态

遗传性抗凝血酶缺乏、蛋白C/S缺陷等疾病会破坏凝血-抗凝平衡。妊娠、口服避孕药等获得性因素也会增强凝血功能。这类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阿哌沙班片等抗凝剂,并定期检查凝血四项。

5、其他栓子来源

脂肪栓塞常见于长骨骨折后,骨髓脂肪进入血管。羊水栓塞多发于分娩过程,肿瘤细胞团脱落也可导致栓塞。这类情况需紧急处理,采用尿激酶注射液等溶栓药物,必要时行导管取栓术。

预防肺栓塞需保持适度运动避免久坐,术后患者应早期下床活动,高风险人群可穿戴梯度压力袜。长途旅行时每小时活动下肢,补充足够水分。若出现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未经专业评估前勿自行服用抗凝药物。日常饮食可增加深海鱼类摄入,其富含的ω-3脂肪酸有助于改善血液流变学特性。

相关推荐

早期高血糖治疗方法
早期高血糖可通过饮食调整、运动干预、血糖监测、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等方式控制。高血糖可能与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减退、遗传因素、肥胖、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老人听力为什么会下降
老人听力下降可能由遗传因素、噪声暴露、耳部感染、耳垢堵塞、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听不清高频声音、耳鸣、需要调高音量等症状。
儿童正常体温是多少度
儿童正常体温一般为36.5-37.5摄氏度,测量部位、时间及个体差异可能影响结果。
小孩牙龈出血是什么原因​
小孩牙龈出血可能与牙龈炎、维生素缺乏、外伤、血液疾病、不良刷牙习惯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处理。
耳朵里流水的原因是什么
耳朵里流水可能与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湿疹、外伤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表现为耳道分泌物增多、瘙痒、疼痛或听力下降,需结合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