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外侧疼痛的原因
足底外侧疼痛可能与足底筋膜炎、腓骨肌腱炎、跟骨骨刺、跗骨窦综合征、莫顿神经瘤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复微损伤导致的炎症反应,常见于长时间站立或跑步人群。疼痛多表现为晨起第一步剧痛,活动后减轻但久站复发。治疗可采用足弓支撑鞋垫、牵拉训练,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局部涂抹。
2、腓骨肌腱炎
腓骨肌腱炎因过度使用或踝关节不稳导致肌腱劳损,疼痛集中于外踝后下方,足部外翻时加重。急性期需休息制动并冰敷,慢性期可通过腓骨肌力量训练改善。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口服缓解炎症。
3、跟骨骨刺
跟骨骨刺由足底筋膜长期牵拉跟骨形成骨赘,行走时骨赘刺激周围组织引发锐痛。X线可明确诊断,建议选择软底鞋并避免赤足行走,疼痛持续需考虑体外冲击波治疗。
4、跗骨窦综合征
跗骨窦综合征多因踝关节扭伤后窦内韧带损伤导致,表现为足外侧深部持续性钝痛,踝内翻时加剧。诊断需结合MRI,初期可通过关节腔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控制炎症。
5、莫顿神经瘤
莫顿神经瘤是趾间神经纤维化增粗所致,典型症状为前足外侧烧灼样痛,穿窄鞋时明显。超声检查可确诊,保守治疗包括更换宽楦鞋,无效时需行神经瘤切除术。
日常应注意选择足弓支撑良好的鞋子,避免长时间穿硬底鞋或高跟鞋。运动前后做好足部牵拉,控制体重减轻足底负荷。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肿胀发热,须及时至骨科或足踝外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超声、X线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