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肺结核
肺结核可通过痰涂片检查、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线检查、γ-干扰素释放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法诊断。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早期诊断有助于控制传播和及时治疗。
1、痰涂片检查
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痰液中是否存在抗酸杆菌,是诊断肺结核最常用的初筛方法。需连续采集晨起深部痰标本3次以提高检出率。该方法操作简便且成本低,但灵敏度有限,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感染。
2、结核菌素试验
将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注射于前臂皮内,48-72小时后观察皮肤硬结直径。硬结≥5毫米提示可能感染,但无法区分活动性结核与潜伏感染。该试验对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现假阴性。
3、胸部X线检查
可发现肺部典型的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浸润影、空洞形成等病变特征。对于痰涂片阴性但高度怀疑肺结核的患者具有重要价值,但需与肺炎、肺癌等疾病进行影像学鉴别。
4、γ-干扰素释放试验
通过检测血液中结核特异性γ-干扰素水平判断感染状态,较结核菌素试验特异性更高,不受卡介苗接种影响。适用于免疫功能抑制患者的辅助诊断,但无法区分活动性与潜伏性结核。
5、分子生物学检测
采用核酸扩增技术直接检测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DNA,如GeneXpert检测可在2小时内同时诊断结核病和利福平耐药性。该方法灵敏度高,但设备要求较高且费用相对昂贵。
确诊肺结核后需规范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全程治疗通常需6-9个月。治疗期间应加强营养摄入,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供给,避免吸烟饮酒,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密切接触者应进行结核筛查,保持居室通风良好,患者咳嗽时需掩住口鼻并对痰液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