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钢钉不取会有什么后果
骨折内固定钢钉若不取出,可能因金属疲劳、排异反应或感染导致局部疼痛、活动受限,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内固定断裂或骨溶解。需结合患者年龄、钢钉位置及骨质愈合情况综合评估。
钢钉长期滞留体内可能因金属疲劳逐渐失去固定作用,尤其多见于负重关节如膝关节或踝关节。中老年患者骨质疏松进展后,钢钉与骨界面易出现微动,可能刺激周围组织产生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局部隐痛或肿胀。部分患者对金属材料存在迟发型过敏反应,术后数年仍可能出现皮肤红斑、渗出等接触性皮炎表现。若钢钉位于浅表部位如锁骨或尺骨鹰嘴,可能因外力摩擦导致皮肤破溃,增加感染风险。极少数情况下钢钉可能因长期应力作用发生断裂,或引发周围骨组织吸收形成假关节。
儿童患者因骨骼持续生长,钢钉可能限制骺板发育导致肢体短缩或成角畸形,需在骨骼成熟前择期取出。关节内钢钉如未及时取出,可能加速关节软骨磨损引发创伤性关节炎。糖尿病患者或免疫低下人群,钢钉滞留可能成为潜在感染灶,增加骨髓炎发生概率。钛合金材质虽生物相容性较好,但仍有文献报道其可能干扰MRI检查成像质量。
建议术后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通常四肢长骨钢钉可在术后1-2年取出,关节周围钢钉建议6-12个月内取出。取出前需评估骨质愈合强度,避免过早取出导致再骨折。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3-6个月,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训练。日常注意观察钢钉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兆,补充钙质及维生素D促进骨代谢平衡。高龄患者或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可与主诊医生讨论钢钉保留的利弊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