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特点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特点是心房冲动传导至心室时出现部分或完全阻滞,属于严重心律失常,可能引发晕厥或猝死。其特点主要有传导比例固定或不定、心室率缓慢、心电图显示P波与QRS波群分离、可伴随宽大畸形QRS波、常需起搏器治疗。
1、传导比例异常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心房与心室收缩比例多为2:1或3:1,严重者可出现完全性房室分离。心电图可见规律P波后固定脱落QRS波群,或P波与QRS波完全无关联。这种异常传导可能导致每分搏动次数低于40次,造成重要脏器供血不足。
2、心室自主节律
当房室传导中断时,心室由次级起搏点控制,产生宽大畸形的QRS波群。交界性逸搏心率多在40-60次/分,室性逸搏心率则低于40次/分。这种代偿机制不稳定,易发生长时间心脏停搏。
3、血流动力学紊乱
缓慢心室率导致心输出量显著下降,可能出现阿斯综合征发作,表现为突发意识丧失、抽搐。长期缺血可引发心功能不全,患者活动耐量进行性下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4、原发病相关表现
约半数病例继发于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下壁心肌梗死。其他原因包括心肌炎、心脏手术后损伤、药物中毒等。患者可能合并胸痛、发热或洋地黄中毒症状如黄视症。
5、治疗特殊性
临时起搏适用于急性发作,永久起搏器植入是标准治疗方案。药物如异丙肾上腺素仅作为过渡措施。需纠正电解质紊乱,停用β受体阻滞剂等加重传导阻滞的药物。
确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后应限制活动,避免突然体位变化诱发晕厥。日常监测脉搏节律与频率,出现黑朦、头晕等症状时立即平卧。起搏器植入患者需定期程控检查,远离强电磁场环境。合并冠心病者需控制血压血脂,延缓传导系统退化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