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全鼻窦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慢性全鼻窦炎的中医辨证治疗需根据证型选择方案,常见有肺脾气虚证、肝胆湿热证、肺经风热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困证等类型。
1、肺脾气虚证
表现为鼻塞流清涕、嗅觉减退、面色苍白,多因肺脾功能失调导致。治疗以补益肺脾为主,可选用玉屏风散合四君子汤加减。常用黄芪、白术等药物健脾益气,配合辛夷、苍耳子通窍。日常需避免受凉,适当食用山药、莲子等健脾食物。
2、肝胆湿热证
特征为黄浊鼻涕、头痛口苦,舌苔黄腻。多因肝胆湿热上蒸鼻窍所致。治疗宜清泻肝胆湿热,常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物包含龙胆草、栀子等。需忌食辛辣油腻,保持情绪舒畅。
3、肺经风热证
多见鼻塞黄涕、咽喉肿痛,因风热袭肺引起。治法为疏风清热通窍,代表方剂苍耳子散含辛夷、薄荷等。可配合菊花、桑叶代茶饮,避免接触烟尘刺激物。
4、气滞血瘀证
病程较长者易见,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嗅觉丧失。需活血化瘀通窍,方选通窍活血汤,含川芎、红花等药材。可局部热敷鼻部促进血液循环。
5、脾虚湿困证
常见头重鼻塞、分泌物黏稠,因脾失健运生湿。治疗用参苓白术散健脾化湿,配合藿香、佩兰等芳香化浊。饮食需减少生冷甜腻,适当运动助脾运化。
慢性全鼻窦炎患者除辨证治疗外,需注意鼻腔清洁护理,可用生理盐水冲洗。避免过度疲劳及感冒诱发,戒烟限酒。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量食用白萝卜、莲藕等宣通之品。坚持适度运动如八段锦改善体质,治疗期间定期复诊调整方药,合并细菌感染时需配合西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