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腱鞘炎怎么办
哺乳期腱鞘炎可通过热敷、制动休息、局部按摩、药物治疗及中医调理等方式缓解。哺乳期腱鞘炎通常由过度用手、激素水平变化、局部受凉、姿势不当及既往劳损等原因引起。
1、热敷
哺乳期腱鞘炎早期可采用40-45℃温热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腱与腱鞘的粘连,减轻肿胀疼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哺乳后操作更安全。
2、制动休息
减少抱婴、拧毛巾等重复性手部动作,必要时使用护腕或支具固定腕关节。制动可降低肌腱与腱鞘的摩擦,避免炎症加重。建议哺乳时用枕头支撑婴儿重量,分散手腕压力。
3、局部按摩
沿前臂至手指方向轻柔按摩患处,配合拇指按压阳溪穴、合谷穴等穴位。按摩能松解肌腱粘连,但需避开红肿急性期。哺乳前洗净按摩油避免婴儿接触。
4、药物治疗
若疼痛明显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等外用非甾体抗炎药。严重者可能短期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但须在医生指导下评估哺乳安全性。
5、中医调理
采用艾灸阿是穴或雷火灸疗法,配合鸡血藤、伸筋草等中药熏洗。中医认为该病与气血瘀滞有关,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影响乳汁质量。
哺乳期腱鞘炎患者日常应避免冷水刺激,哺乳时交替更换抱婴姿势,适当做腕关节背伸练习。饮食可增加鱼类、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减少高盐饮食以防水肿。若出现持续晨僵、关节弹响或功能障碍,需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必要时进行超声引导下腱鞘注射或小针刀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