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容易引起尿毒症
尿毒症通常由慢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肾炎、多囊肾等因素引起。尿毒症是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表现,需通过透析或肾移植治疗。
1、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是尿毒症最常见的原因,可能与长期肾脏损伤、反复尿路感染、药物肾毒性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水肿、乏力、食欲下降等症状。治疗需限制蛋白质摄入,遵医嘱使用尿毒清颗粒、肾衰宁片、海昆肾喜胶囊等药物延缓病情进展。
2、糖尿病肾病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可能出现蛋白尿、血肌酐升高等症状。患者需严格控糖,使用胰岛素或阿卡波糖片等降糖药,配合黄葵胶囊、百令胶囊等护肾药物。
3、高血压肾病
持续高血压可造成肾小动脉硬化,引发夜尿增多、血尿等症状。治疗需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胶囊等降压药,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同时限制钠盐摄入。
4、肾小球肾炎
免疫异常引起的肾小球损伤可能导致血尿、泡沫尿,最终发展为尿毒症。急性期需使用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抑制免疫反应,慢性期配合金水宝胶囊调理。
5、多囊肾
这种遗传性疾病会导致双肾出现多个囊肿,伴随腰部胀痛、血尿等症状。目前尚无特效药,可服用托伐普坦片控制囊肿增长,终末期需透析治疗。
预防尿毒症需定期检查肾功能,控制基础疾病,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避免滥用止痛药和肾毒性药物。出现不明原因水肿或排尿异常时,应及时到肾内科就诊,通过尿常规、肾功能检查和肾脏超声明确诊断。
相关推荐
02:03
02:24
01:51
01:38
0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