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治面肌痉挛中药方

发布时间:2020-11-2053864次浏览

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及早治疗是关键,通常情况下,面肌痉挛可表现为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侧,面肌痉挛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症状,可采用偏方治疗面肌痉挛,效果也非常好,那么,治面肌痉挛中药方有些什么呢?

面肌痉挛的发病初期,多起于眼轮匝肌,逐渐向面颊乃至整个半侧面部发展,逆向发展的较少见。那么面肌痉挛的治疗偏方是什么呢:

一、面肌痉挛的治疗偏方可采用天麻、防风、白芷、芥穗、羌活、辛荑、细辛、全虫、僵蚕、白附子各等份。用法:上药共压细粉,每次取药粉10-15克纳入脐内,外以胶布固定,1日1换。主治:面肌痉挛。

二、治疗面肌痉挛可采用胆南星8克,雄黄3克,醋芫花50克,黄芪30克,马钱子总生物碱0.1毫克,共为细粉,再喷入白胡椒挥发油0.05毫升,混匀。用法:每次取药粉0.2克,敷脐,常规法固定。每周换药1次。

以上已经详细介绍了面肌痉挛的治疗偏方有些什么呢,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面肌痉挛患者应多加注意,一旦发病可采取相应的治疗偏方进行治疗,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相关推荐

面肌痉挛手术后复发的原因有哪些
面肌痉挛的患者在手术后复发,通常是由于垫片移位所导致的。面肌痉挛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疾病,通常是由于血管压迫面部神经所导致的,该疾病虽然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注射肉毒素进行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是太好。而微血管减压术是可以彻底治愈该疾病的,该手术的方法是指在患者的血管和神经之间加入垫片,防止血管压迫神经,从而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如果手术之后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垫片移位,会使血管再次压迫面神经根,从而使疾病复发。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后复发率是非常低的,通常不到3%,所以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只要注意选择一些大型正规医院进行操作即可。
语音时长 01:09

2021-01-26

89213次收听

面肌痉挛患者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有哪些
患者如果患有面肌痉挛,首先应当进行积极的正规治疗,另外日常的护理措施对于缓解患者的疾病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面肌痉挛的患者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的疲劳,否则有可能会导致疾病的加重,另外患者的情绪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经常情绪激动或者过于紧张,精神压力过大,都会对患者疾病的恢复产生一定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患者还应当注意做好面部的保暖工作,避免冷风直吹,饮食上也应当注意清淡,不要经常吃一些过于油腻的食物。同时对于身体的一些基础疾病要注意做好控制,比方说血压过高应当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使血压保持平稳。
语音时长 01:04

2021-01-26

82964次收听

面肌痉挛可以手术治疗吗手术方法有哪些
面肌痉挛是可以通过手术方式来进行治疗的,并且知道的效果也是比较不错的。面肌痉挛在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注射肉毒素,口服药物以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指微血管减压术,该方法是治疗面肌痉挛最为彻底有效的方法,能够彻底治愈疾病,其术后效果可以分为即刻缓解、延迟缓解、明显减轻以及无效四种。总体的有效率通常是大于95%以上的,大多数的患者在手术之后症状可以立刻得到缓解,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延迟缓解或者明显减轻,至于治疗无效的患者,在临床上是相当少见的。所以患者如果患有面肌痉挛,应当选择正规医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医生建议来选择适当方法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12

2021-01-26

91520次收听

面肌痉挛治疗难吗
有很多人在遭受了面肌痉挛的严重伤害之后,都希望能通过医学找到有效治疗此病的方案,临床上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确实有很多种,面肌痉挛治疗难吗,答案是不难的,治疗办法是有很多的,针对这一问题,下面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面肌痉挛埋线治疗
穴位埋药线疗法是根据针灸学理论、中药学和现代物理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针具和药线在穴位内产生的生物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以及中药通过经络传入体内,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实际上埋线疗法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面肌痉挛埋线治疗如何?
强直性面肌痉挛遗传吗
专家表示在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治疗面肌痉挛疾病的方法有很多种,假如面肌痉挛比较严重的话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但是在手术治疗的过程当中有很多注意事项需要患者加强注意,那么,强直性面肌痉挛遗传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的相关介绍吧。
面肌痉挛是怎么引起的
现在面肌痉挛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涨,这给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的安定带来一定影响。而人们通常不重视引起面肌痉挛的原因,这就可能会导致此病的不断出现。因此大家要提前了解面肌痉挛的原因,才能很好的防御此
治面肌痉挛药物有哪些
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及早治疗是关键,通常情况下,面肌痉挛可表现为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侧,面肌痉挛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症状,可采用药物治疗面肌痉挛,效果也非常好,那么,治面肌痉挛药物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的相关介绍吧。
面肌痉挛手术可以治好吗
面肌痉挛的手术绝大多数都能治好,它的治愈率甚至能高到97%~98%,比一般的病都要高,很少有病能达到这么高的治愈率,当然与医生经验有关,我们医院能达到98%,我们医院的陈国强教授,他做面肌痉挛做了很多,他就能达到98%,疾病发作还很少,术后反应很轻,属于神经科里面治疗效果非常非常好的一个病种,也是我们医院的一个特色。应该说,面肌痉挛能治好,而且治的效果非常好,大多数情况下,不能100%,大概98%能够达到治愈。
语音时长 01:11

2019-06-03

56242次收听

02:35
面肌痉挛的治疗方法
面肌痉挛,目前比较认可的有两种治疗方法:第一,局部注射肉毒素治疗。肉毒素治疗的方式,其原理是将神经和肌肉接触点进行阻断,但是它的作用较有限。一般情况下,对于患病比较早的早期病人,或症状比较轻的病人,若患者不想手术治疗,或者是身体情况不好,不能接受手术,此时可以考虑用肉毒素治疗。第二,面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术。原理是在脑子的位置,将神经和与之伴行的血管分隔开,让血管和神经不接触,此时神经不会异常放电,外周的肌肉抽搐症状也会随之消失。显微血管减压术创伤小,手术非常安全。
01:48
面肌痉挛能自愈吗
面肌痉挛不能自愈。面肌痉挛最主要的原因是血管压迫引起,也可以是面神经瘫痪或者肿瘤引起,只有解除这些因素,面肌痉挛才可以治愈。面肌痉挛一定和眼皮跳区分开,眼皮跳和睡眠不足、精神紧张有关,短期内一般都可以自愈。如果症状持续,甚至有蔓延到口角的趋势,则可能是面肌痉挛,应当到医院及时治疗。面肌痉挛是一种以一侧面部肌肉阵发性的不自主抽动为特点的周围神经病。最典型的症状是眼角逐渐发展到口角的半侧面部抽搐,以精神紧张或者劳累后逐渐明显,严重者还会睁眼困难、面容改变。面肌痉挛没有生命危险,但会给患者的心理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面肌痉挛能自己恢复吗
面肌痉挛能不能治愈取决于病因。面肌痉挛通过药物治疗、肉毒素治疗,严重顽固性面肌痉挛,尽管可以用手术治疗能很好控制,但部分患者不能完全控制,只能部分缓解。面肌痉挛能不能治愈取决于面肌痉挛的病因。如果是微血管压迫面神经造成的面肌痉挛,通过微血管减压术,可使免受血管压迫,就能使患者面肌痉挛消失;如果患者病因不清楚,有可能治愈,但绝大多数患者不能治愈,需药物长期对症治疗,或肉毒素反复注射。一定查找面肌痉挛的继发病因,肿瘤可以压迫面神经引起面肌痉挛,囊肿可以压迫面神经引起面痉挛,必须到医院进行检查后,可更好治疗面肌痉挛、控制面肌痉挛。
语音时长 01:22

2018-09-21

58336次收听

03:21
面肌痉挛怎么治疗
对于面肌痉挛患者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目前,针对面肌痉挛患者的免疫治疗,首先可以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用抗癫痫药物。目前,能够使用的传统的抗炎药物以及一些新型的抗炎药物,对面肌痉挛患者的治疗都有效,例如常用的丙戊酸钠、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等药物。还有一些新型的抗癫药物,像左乙拉西坦、拉莫三嗪以及加巴喷汀等等;其次是肉毒素注射,将肉毒素注射在患者出现肌肉抽搐的部位,肌肉会出现麻痹。但是,这种肉毒素注射治疗的疗效时间,维持时间会比较短,一般是3个月到6个月需要再次进行肉毒素的注射;患者还可以做微血管减压术,现在有很多的顽固性的面肌痉挛患者,使用微血管减压术的方法来治疗面肌痉挛,都能够获得很好的效果。
01:58
面肌痉挛可以自愈吗
面肌痉挛能不能自愈,取决于引起患者出现面肌痉挛的因素。对于大部分面肌痉挛患者不能够自愈,由于血管压迫造成患者出现面肌痉挛,可以通过微血管减压术来治疗,使患者免受血管的压迫,从而达到疾病治愈的目的。一些发病原因不明的面肌痉挛患者,一定要查找面肌痉挛的继发病因,如肿瘤、囊肿等。面肌痉挛患者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进行肉毒素治疗。对于严重的顽固性面肌痉挛患者,尽管采取手术的治疗方法,都能够很好的对病情进行控制,但是,确确实实有一部分患者的面肌痉挛不能够完全控制,只能够部分得到缓解。如果患者发现面肌痉挛的症状,必须要到医院进行检查,发现继发性的病因,才能够更好的治疗,也可以更好的控制面肌痉挛。
01:47
如何预防面肌痉挛
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方法,可以对面肌痉挛的情况进行预防。对于面肌痉挛的预防,首先需要查找导致患者出现面肌痉挛的病因,比如有一些患者是由于肿瘤、肿囊以及脑部的一些疾病所导致的面肌痉挛。患者可以通过积极的预防这些疾病,及时治疗这些疾病,就可以比较好的缓解面肌痉挛的症状;而对于病因不清楚的面肌痉挛患者,这种情况下,患者一般需要长期反复注射肉毒素,或者是做微血管减压术。作为面肌痉挛的患者,平常需要避免空调直吹面部,患者要防止脸部受到恶性的刺激,要尽量多做按摩,避免面肌痉挛的发生。对于面肌痉挛的患者,在生活以及饮食上,并没有特殊的要求,但是,可以注意避免会诱发或者是加重症状的因素,比如疲劳、紧张以及激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