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肠炎什么意思
非特异性肠炎通常指病因未明确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两类,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1、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累及结肠黏膜层,多从直肠开始向近端连续性蔓延。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腹泻伴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感明显。疾病活动期可见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形成。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等氨基水杨酸制剂,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
2、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可累及消化道任何部位,以回肠末端和结肠多见,病变呈节段性分布。常见症状包括慢性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可能伴有肛周病变。内镜下可见纵行溃疡、鹅卵石样改变。治疗常用美沙拉嗪栓剂、布地奈德胶囊控制炎症,严重者需生物制剂或手术治疗。
3、感染性肠炎
部分非特异性肠炎可能由难辨梭菌、空肠弯曲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急性水样便或血便,可能伴随发热。需通过粪便培养明确病原体,针对性使用盐酸万古霉素胶囊、甲硝唑片等抗菌药物。需与炎症性肠病进行鉴别诊断。
4、缺血性肠炎
肠系膜血管供血不足可能导致非特异性肠道炎症,多见于老年人。典型表现为突发腹痛后血便,腹部CT可见肠壁增厚。轻症可禁食补液观察,重症需血管介入或手术切除坏死肠段。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5、显微镜下结肠炎
包括胶原性结肠炎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内镜检查无异常,需活检确诊。主要表现为慢性水样腹泻,治疗可选用消旋卡多曲颗粒、蒙脱石散等止泻药物,顽固病例可能需要布地奈德肠溶胶囊。需避免非甾体抗炎药等诱发因素。
非特异性肠炎患者需保持低渣、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乳制品。注意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变化,定期复查肠镜。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焦虑情绪,戒烟可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出现持续发热、剧烈腹痛或大量便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