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的表现有什么
低血糖的表现主要有心悸、出汗、饥饿感、头晕、意识模糊等。低血糖通常由胰岛素使用过量、饮食不规律、剧烈运动、肝肾功能异常、胰岛细胞瘤等因素引起。
1、心悸
低血糖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心率加快,患者可能感到心慌或心跳不规则。这种情况多见于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食,或运动量突然增加时。轻度心悸可通过进食含糖食物缓解,持续不缓解需监测血糖。
2、出汗
低血糖刺激自主神经系统会引起冷汗,常见于额头、手心等部位大量出汗。这种出汗与环境温度无关,可能伴随皮肤苍白。儿童夜间低血糖可能出现睡衣潮湿的"盗汗"现象,家长需注意监测睡前血糖。
3、饥饿感
血糖水平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摄食中枢,产生强烈的饥饿感,可能伴随胃部不适或恶心。部分患者会出现手抖、乏力等前驱症状。建议随身携带糖果、饼干等快速升糖食品,但需避免过量进食导致反应性高血糖。
4、头晕
大脑对葡萄糖缺乏非常敏感,当血糖低于3.0mmol/L时可能出现头晕、视物模糊、步态不稳等神经低糖症状。老年人可能表现为突然跌倒或言语不清,容易被误认为脑血管意外,需通过快速血糖检测鉴别。
5、意识模糊
严重低血糖会导致大脑能量供应不足,出现注意力涣散、行为异常、抽搐甚至昏迷。长期反复低血糖可能造成认知功能损害。使用磺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的患者需特别注意预防夜间低血糖,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
预防低血糖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空腹饮酒或剧烈运动,糖尿病患者要遵医嘱调整药物剂量。建议随身携带糖尿病识别卡和急救糖块,定期监测血糖。如反复出现低血糖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胰岛细胞瘤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可准备葡萄糖片、含糖饮料等快速升糖食品,但纠正低血糖后需适量进食复合碳水化合物维持血糖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