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危害有哪些症状

妇产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20次浏览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

新生儿黄疸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严重时可导致胆红素脑病,出现嗜睡、拒奶、肌张力异常等症状。新生儿黄疸的危害程度与胆红素水平及病因相关,主要症状包括生理性黄疸的皮肤黄染、病理性黄疸的神经系统损害等。

1、皮肤黄染

新生儿黄疸最直观的表现是皮肤和巩膜黄染,通常从头面部开始逐渐向躯干四肢蔓延。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7-10天消退。黄疸程度可通过经皮胆红素仪检测,轻度黄疸一般无须特殊处理,适当增加喂养频次有助于胆红素排泄。

2、嗜睡反应差

当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342μmol/L时可能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患儿表现为精神反应差、嗜睡或异常烦躁。这类症状提示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需立即进行光疗或换血治疗。早产儿因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更易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3、拒奶吸吮弱

高胆红素血症可导致喂养困难,表现为吸吮无力、拒食、呕吐等。这类症状与胆红素对脑干神经核的毒性作用有关,可能伴随体重增长缓慢。需通过静脉营养支持维持代谢需求,同时加强母乳喂养以促进肠肝循环。

4、肌张力异常

急性胆红素脑病会出现肌张力增高或减低,表现为角弓反张、四肢僵硬或松软。慢性胆红素脑病后遗症可遗留手足徐动、听力障碍等永久性损害。临床使用苯巴比妥片可诱导肝酶活性,注射用免疫球蛋白能阻断溶血过程。

5、发热或低体温

感染因素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可能伴随体温调节异常,如新生儿败血症导致的黄疸常见发热或体温不升。这类情况需进行血培养检查,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同时维持环境中性温度。

家长应每日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范围,记录大小便次数及颜色。母乳喂养每日不少于8-12次,配方奶喂养按需供给。发现黄疸进展快、精神差、喂养困难等情况时,须立即就医检测血清胆红素水平。出院后按医嘱复查,避免使用茵栀黄口服液等中成药自行退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