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息肉长什么样
喉咙息肉通常表现为声带或喉部黏膜上的半透明或淡红色赘生物,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喉咙息肉可能与用声过度、慢性炎症刺激、胃酸反流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声音嘶哑、发音费力等症状。
喉咙息肉的外观特征因发展阶段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早期息肉多为淡红色或灰白色,直径在1-3毫米,通过喉镜检查可见其附着于声带边缘或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随着时间推移,息肉可能增大至5毫米以上,颜色逐渐变为半透明或淡黄色,表面血管纹理清晰可见。部分长期存在的息肉会因纤维化而质地变硬,基底变宽,但极少发生恶变。
典型喉咙息肉多单侧发生,双侧同时出现的情况较少。息肉形态以带蒂型常见,基底较窄,活动度较好;少数为广基型,与黏膜连接范围较大。较大的息肉可能在发声时随气流摆动,导致声音震颤或突然失声。若合并感染或出血,息肉颜色可转为深红或紫红色,表面可能出现糜烂。
发现喉咙息肉后应避免过度用声、辛辣饮食及烟酒刺激,建议保持室内空气湿润,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通过电子喉镜明确诊断。术后患者需严格禁声1-2周,逐步进行发声训练,并定期复查防止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