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瘤骨痛和一般骨痛的区别
骨髓瘤骨痛与一般骨痛的主要区别在于疼痛性质、伴随症状及疾病背景。骨髓瘤骨痛多表现为持续性夜间痛、活动后加重,常合并病理性骨折或高钙血症;一般骨痛多为劳损性或炎症性,与活动相关且无全身症状。
骨髓瘤骨痛通常由浆细胞异常增殖破坏骨质引起,疼痛部位多见于脊柱、骨盆等负重骨,疼痛程度剧烈且进行性加重,可能伴随贫血、肾功能损害等全身表现。一般骨痛多因肌肉劳损、关节炎或骨质疏松导致,疼痛呈间歇性,局部热敷或休息后可缓解,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异常。
骨髓瘤骨痛患者X线可见穿凿样骨质破坏,MRI显示骨髓浸润;一般骨痛影像学仅见退行性改变或轻微骨折。骨髓瘤需通过骨髓穿刺确诊,治疗以靶向药物为主;一般骨痛通过镇痛药和物理治疗即可改善。
建议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持续两周以上者及时排查多发性骨髓瘤,完善血尿免疫固定电泳及骨髓检查。日常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保证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疼痛时可使用医用矫形器分担骨骼压力。骨髓瘤患者需定期监测肾功能和血钙水平,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