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热的症状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关节剧痛、皮疹、肌肉疼痛和头痛。
1、突发高热
患者通常在感染后2-12天突然出现39℃以上高热,持续3-7天。发热期可能伴随寒战、面色潮红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双峰热型(发热-缓解-再发热)。
2、关节剧痛
多关节对称性疼痛是本病的突出特征,常见于手腕、手指、膝盖和踝关节。疼痛呈持续性且活动时加重,可能持续数周至数月,约10%患者会发展为慢性关节炎。
3、特征性皮疹
发病后2-5天出现斑丘疹,多见于躯干和四肢,可能伴有瘙痒。皮疹通常持续3-4天,部分患者会出现面部和手掌充血性红斑。
4、肌肉疼痛
全身肌肉酸痛明显,尤以腰背部为著。肌痛程度与关节痛平行,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活动,但肌酶检测通常正常。
5、神经系统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畏光等脑膜刺激症状,重症病例可发生脑炎、吉兰-巴雷综合征等并发症。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更易出现神经系统受累。
预防基孔肯雅热需重点防蚊灭蚊,使用蚊帐、驱蚊剂等防护措施。急性期应卧床休息,补充足够水分,关节疼痛可进行物理治疗。出现持续高热、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慢性关节痛患者建议进行康复训练。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