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过牙一直流血怎么办
拔牙后一直流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药物止血、调整饮食、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拔牙后出血通常由凝血功能异常、局部损伤、感染、高血压、术后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
用无菌纱布或棉球紧咬在出血部位,持续压迫30-40分钟。避免频繁更换纱布,以免破坏初步形成的血凝块。压迫时保持头部抬高,减少局部血流压力。若出血量较大,可适当延长压迫时间至1小时。
2、冷敷
用冰袋包裹毛巾敷于患侧脸颊,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能使血管收缩,减缓出血速度。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冷敷适用于术后24小时内。
3、药物止血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云南白药胶囊、氨甲环酸片、凝血酶冻干粉等止血药物。云南白药胶囊含三七等成分,能促进血小板聚集。氨甲环酸片通过抑制纤溶系统发挥作用。凝血酶冻干粉可直接作用于出血创面。
4、调整饮食
术后24小时内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如牛奶、米汤等。避免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使用健侧咀嚼,防止食物残渣进入创口。保持充足水分摄入,但禁用吸管吮吸。
5、及时就医
若压迫止血2小时后仍持续出血,或出血呈鲜红色喷射状,可能伤及较大血管,需立即就诊。伴有头晕、心悸等失血症状时,提示出血量超过500毫升,须急诊处理。医生可能采用缝合、电凝或填塞止血海绵等措施。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吸烟、饮酒及热水浴,这些行为可能升高血压或溶解血凝块。保持口腔清洁但术后8小时内不要漱口,之后可用淡盐水轻柔漱洗。睡眠时垫高枕头,减少局部充血。观察48小时,若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异味分泌物,提示可能发生感染,需复诊检查。恢复期间建议选择富含维生素K的菠菜、西兰花等食物,有助于凝血因子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