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伤口又出血时应怎么办
骨折伤口又出血时可通过压迫止血、清洁消毒、固定患肢、及时就医、预防感染等方式处理。骨折后出血通常由血管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伤口护理不当、外力碰撞、感染等因素引起。
1、压迫止血
使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直接按压出血部位,持续施加压力10-15分钟。若血液渗透布料,无须移除原有敷料,直接叠加新纱布继续按压。避免使用止血粉等异物污染伤口。四肢出血时可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利用重力减缓出血。
2、清洁消毒
出血控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表面泥沙等污染物,再用碘伏棉球由中心向外环形消毒,直径超过伤口边缘5厘米。开放性骨折禁止自行复位或深度冲洗,避免将污染物带入深层组织。消毒后覆盖无菌敷料,定期观察渗液情况。
3、固定患肢
用夹板或硬质材料固定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减少移动导致的二次损伤。固定前可先用软布包裹骨突处,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手指或足趾骨折可用邻指固定法。固定后检查末梢循环,若出现苍白、麻木需调整固定强度。
4、及时就医
所有开放性骨折或持续出血超过30分钟均需急诊处理。就医时携带受伤时影像资料,告知医生出血量、持续时间及既往凝血病史。可能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严重出血者需输血或手术结扎血管。
5、预防感染
遵医嘱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抗生素。保持敷料干燥,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热痛。发热或脓性渗出时需做细菌培养。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营养不良者需补充蛋白质促进愈合。
骨折恢复期应增加牛奶、鸡蛋、瘦肉等富含钙质和优质蛋白的食物,每日保证500克深色蔬菜补充维生素K。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骼愈合,患肢制动期间可进行肌肉等长收缩训练。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完全负重需经医生评估。保持乐观心态,睡眠时用枕头垫高患肢减轻肿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