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由什么引起
肩周炎可能由肩关节退行性变、长期劳损、外伤、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原因引起。肩周炎通常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通过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肩关节退行性变
随着年龄增长,肩关节周围肌腱、滑囊等组织可能出现退行性改变,导致弹性下降、血液循环减弱。这种退变可能引发无菌性炎症,逐渐发展为肩周炎。患者常表现为夜间静息痛和晨起僵硬感。日常可通过热敷、肩关节拉伸运动帮助改善症状,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
2、长期劳损
长期重复进行肩部负重活动或保持固定姿势,如搬运工、教师等职业人群,易造成肩部肌肉韧带慢性损伤。反复微小创伤会引发局部充血水肿,最终导致关节囊粘连。这类患者疼痛多与特定动作相关。建议调整工作姿势,每1小时活动肩关节,配合红外线理疗,必要时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外敷。
3、外伤
肩部直接撞击伤或上肢骨折后长期制动,可能诱发创伤性肩周炎。外伤会导致关节囊挛缩和周围组织纤维化,表现为主动与被动活动均受限。伤后早期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避免僵硬加重。可联合使用洛索洛芬钠片、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疼痛和肌肉痉挛。
4、糖尿病
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会加速肩关节周围胶原蛋白糖基化,使软组织弹性降低。这类肩周炎往往进展较快且双侧发病概率较高。需严格监测血糖,在内分泌科医生指导下用药,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依托考昔片,同时进行关节松动术治疗。
5、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均可能影响肩周软组织代谢,导致黏液性水肿或纤维增生。患者可能同时伴有怕冷、心悸等甲状腺症状。需先治疗原发病,肩部症状改善与甲状腺功能恢复相关,急性期可配合使用美洛昔康分散片,并接受超声波物理治疗。
肩周炎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提拉重物,睡眠时保持肩部保暖,可进行钟摆运动、爬墙训练等康复锻炼。饮食上适当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减轻炎症反应。若疼痛持续3个月未缓解或出现肌肉萎缩,需及时至骨科或康复科就诊,排除肩袖损伤等器质性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