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怎么治疗
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可通过抗病毒药物、局部护理、免疫调节、生活方式干预及并发症管理等方式治疗。该病主要由HSV-1或HSV-2病毒引起,表现为皮肤黏膜簇集性水疱。
1、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伐昔洛韦颗粒等核苷类似物是核心治疗药物,能抑制病毒DNA复制。适用于初发或复发感染,早期使用可缩短病程。重症患者需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注射液。使用期间需监测肾功能,避免与肾毒性药物联用。
2、局部护理
皮损处可外用3%阿昔洛韦乳膏或1%喷昔洛韦凝胶,每日涂抹数次。合并细菌感染时联用莫匹罗星软膏。冷敷生理盐水缓解灼痛,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病毒扩散,接触疱液后需彻底洗手。
3、免疫调节
反复发作者可使用胸腺肽肠溶片、匹多莫德口服液等免疫增强剂。严重免疫缺陷患者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规律作息、均衡营养有助于维持免疫功能,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
4、生活方式干预
发作期避免亲吻、共用餐具等密切接触。紫外线可能诱发复发,外出需涂抹防晒霜。压力管理通过冥想、深呼吸减轻焦虑,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
5、并发症管理
疱疹性角膜炎需联用更昔洛韦滴眼液,脑炎患者接受静脉阿昔洛韦和脱水治疗。新生儿感染需立即住院,使用阿昔洛韦注射液20mg/kg每8小时静脉滴注。合并HIV感染者需同步进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发作期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饮用2000ml水促进代谢,适量摄入富含赖氨酸的乳制品、鱼类。恢复期每周3次有氧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过度疲劳。复发频繁者建议每3个月复查免疫功能,长期抑制治疗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出现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或皮损持续扩大时须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