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长什么样子
带状疱疹的典型表现为单侧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随神经痛。带状疱疹通常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皮损多见于胸背部、头面部或腰腹部,初期可能出现红斑、灼痛,2-3天内发展为成簇水疱,7-10天后结痂。
1、初期红斑
发病初期皮肤出现不规则红斑,伴有局部灼热感或刺痛,常见于肋间神经、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红斑边界清晰,触摸时有明显触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或乏力等前驱症状。此时病毒已沿神经纤维向皮肤扩散,但尚未形成典型水疱。
2、簇集水疱
红斑出现1-2天后发展为绿豆大小的群集水疱,疱液初期澄清后渐浑浊。水疱沿单侧神经节段呈带状排列,相邻水疱可融合成大疱,周围伴有红晕。此阶段神经痛症状明显,可能出现针刺样、刀割样疼痛,夜间加重。
3、结痂脱落
水疱在7-10天后逐渐干涸结痂,痂皮脱落后可能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部分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出现继发感染,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性皮损。老年患者易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4、特殊部位表现
三叉神经眼支受累时,可出现眼睑水肿、结膜充血,严重时导致角膜炎;耳部带状疱疹表现为外耳道疱疹、面瘫;骶神经受累可能引起排尿困难。这些特殊类型需警惕并发症风险。
5、非典型皮损
少数免疫抑制患者仅出现丘疹或脓疱而无水疱,称为顿挫型带状疱疹。播散型带状疱疹可见双侧或多区域皮损,常提示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艾滋病患者可能出现慢性溃疡性皮损。
带状疱疹后应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疼痛明显时可冷敷缓解。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及优质蛋白促进神经修复。高龄、糖尿病等高风险人群出现皮损应及时就医,早期抗病毒治疗可降低后遗神经痛概率。疫苗接种是预防带状疱疹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