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剖腹产疤痕增生
剖腹产疤痕增生是指剖腹产手术后切口处形成的异常增生性瘢痕,属于病理性瘢痕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局部隆起、发红、发硬或伴有瘙痒疼痛。
1、形成原因
剖腹产疤痕增生可能与伤口张力过大有关。剖腹产切口在愈合过程中受到腹部肌肉牵拉,导致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胶原蛋白合成异常。这种情况可通过使用减张器、避免剧烈运动来改善。若伴随局部红肿热痛,需警惕感染可能。
2、体质因素
瘢痕体质人群更易发生增生。这类人群的TGF-β1等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导致瘢痕组织过度修复。特征为既往伤口易形成蟹足肿样瘢痕。建议孕前进行体质评估,术后早期使用硅酮制剂预防。
3、感染影响
术后切口感染是重要诱因。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刺激会引发持续炎症反应,激活肌成纤维细胞。表现为切口渗液、化脓伴发热。需及时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治疗,严重者需清创处理。
4、护理不当
过早沾水或摩擦可能加重增生。术后1个月内伤口屏障功能未完全恢复,外界刺激易导致修复异常。建议使用无菌敷料保护,穿宽松衣物。若已形成增生可配合积雪苷霜软膏外用。
5、遗传倾向
部分患者存在COL3A1等基因突变,导致Ⅲ型胶原比例失调。这类人群多有家族瘢痕增生史。产后可通过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抑制增生,配合压力疗法控制发展。
剖腹产术后应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抓挠,3个月内使用医用硅酮贴片持续压迫。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限制辛辣刺激食物。若瘢痕持续增大、瘙痒难忍或影响关节活动,需及时至整形外科就诊,可采用点阵激光或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等综合方案。哺乳期治疗需严格遵医嘱选择安全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