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得的
疱疹性咽峡炎可能由肠道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接触传播、季节因素、卫生条件差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发热、咽痛、口腔疱疹等症状。可通过隔离治疗、对症用药、增强免疫、保持卫生、饮食调整等方式缓解。
1、肠道病毒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引起,病毒通过飞沫或接触传播进入口腔黏膜。感染后可能出现咽部充血、灰白色疱疹,伴随吞咽疼痛。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干扰素喷雾剂等抗病毒药物,同时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清洁口腔。
2、免疫力低下
儿童或体弱者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易受病毒感染。表现为持续高热、拒食、流涎等症状。建议家长监测体温,使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并补充维生素C泡腾片增强抵抗力。避免带患儿去人群密集场所。
3、接触传播
接触患者唾液污染的玩具、餐具等物品可导致传染。典型症状包括口腔后部出现溃疡性疱疹,周围有红晕。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衣物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接触者可用康复新液漱口预防。
4、季节因素
夏秋季气温高湿度大,病毒活性增强,易引发流行。发病时可见软腭、悬雍垂处密集小疱疹。保持室内通风,使用蓝芩口服液清热解毒,疼痛明显时可喷涂开喉剑喷雾剂缓解。
5、卫生条件差
不注意手卫生或生食污染食物可能感染。伴随症状有颌下淋巴结肿大、食欲减退等。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餐具煮沸消毒。腹泻患者可加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
患病期间应选择温凉流质饮食如米汤、豆浆,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清洁,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数次。恢复期适当补充蛋白质,食用蒸蛋羹、鱼肉泥等易消化食物。患儿玩具、床单需定期消毒,痊愈后仍要继续观察1周防止复发。若出现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