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手术球囊是什么
心脏手术球囊是一种用于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医疗器械,主要用于扩张狭窄的血管或心脏瓣膜。主要有冠状动脉球囊、瓣膜成形球囊、外周血管球囊、先天性心脏病封堵球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等类型。
1、冠状动脉球囊
冠状动脉球囊常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通过导管将球囊送至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充气扩张以改善血流。这种球囊表面可能携带药物涂层,用于抑制血管再狭窄。操作需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进行,术后需配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2、瓣膜成形球囊
瓣膜成形球囊适用于二尖瓣或肺动脉瓣狭窄的治疗,通过球囊扩张使粘连的瓣膜分离。手术需经静脉或动脉途径送入球囊导管,在X线透视下精确定位。术后可能出现轻度瓣膜反流,严重钙化病变可能需结合外科手术。
3、外周血管球囊
外周血管球囊用于治疗下肢动脉、肾动脉等外周血管狭窄。球囊材质需具备较高爆破压力,部分产品采用切割球囊设计处理严重钙化病变。手术前后需监测远端血流灌注情况,术后建议进行规律的有氧运动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4、先天性心脏病封堵球囊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球囊用于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疾病的临时封堵测试。通过球囊暂时阻断异常分流,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耐受性,为永久性封堵器植入提供依据。测试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及心室功能变化。
5、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泵属于循环辅助装置,通过股动脉植入降主动脉,在心脏舒张期充气提高冠状动脉灌注,收缩期放气降低心脏后负荷。主要用于心源性休克或高危PCI术中的循环支持,使用时需严格抗凝并监测下肢缺血征象。
心脏手术球囊使用后需遵循医嘱规范用药,特别是抗血小板药物不能随意停用。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出现胸痛、心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饮食宜清淡,控制钠盐摄入,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持血管健康。根据康复情况逐步进行有氧运动,运动强度以不引起胸闷气促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