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拔牙的风险是什么
牙痛拔牙的风险主要包括术中出血、神经损伤、术后感染、邻牙损伤以及干槽症等并发症。拔牙属于有创操作,需由专业医生评估后实施。
术中出血是拔牙常见风险,尤其对于凝血功能异常或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可能因出血量增加导致操作视野模糊。神经损伤多发生于下颌智齿拔除时,若牙根邻近下牙槽神经,操作不当可能引发下唇麻木或感觉异常,症状可持续数周至数月。术后感染与口腔卫生不良或术后护理不当相关,表现为创口红肿、化脓或发热,需抗生素干预。邻牙损伤常因器械使用不当导致牙体裂纹或松动,多见于阻生齿拔除过程。干槽症是拔牙后3-5天发生的骨创暴露性炎症,因血凝块脱落引发剧烈疼痛和口臭,需清创填塞治疗。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吮吸创口,使用对侧咀嚼软质食物,48小时后可轻柔刷牙但避开手术区。术后冰敷面部可减轻肿胀,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应及时复诊。日常应保持口腔清洁,控制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或高血压,术前如实告知医生用药史及全身健康状况,以降低并发症概率。长期牙痛患者建议优先考虑根管治疗等保留牙体的方案,拔牙仅作为最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