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耳朵后面烂怎么办
儿童耳朵后面烂可通过保持清洁干燥、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该症状可能由湿疹、真菌感染、细菌感染、外伤、银屑病等原因引起。
1、保持清洁干燥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清洗后需用干净棉巾蘸干水分,不可用力擦拭。保持局部通风透气,避免汗液积聚。剪短患儿指甲防止抓挠,必要时可佩戴棉质护耳套。
2、外用药物
湿疹可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或他克莫司软膏。真菌感染需涂抹联苯苄唑乳膏,细菌感染可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用药前需清洁患处,薄层涂抹每日1-2次。出现灼热感应立即停用,药物需放置于儿童无法触及处。
3、口服药物
严重湿疹可口服氯雷他定糖浆,真菌感染需服用伊曲康唑颗粒,细菌感染应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家长需严格遵医嘱控制剂量,观察是否出现嗜睡、腹泻等不良反应。服药期间避免食用海鲜等易过敏食物。
4、物理治疗
顽固性湿疹可采用窄谱UVB光疗,每周2-3次。治疗时需遮盖正常皮肤,佩戴专用护目镜。银屑病皮损可进行准分子激光治疗,术后需加强保湿护理。物理治疗期间应补充维生素D,避免日光直射。
5、手术治疗
局部组织坏死需行清创缝合术,术后每日换药。先天性耳瘘管感染反复发作时,需手术切除瘘管。家长应选择儿童专科医院进行手术,术前6小时禁食禁水,术后注意观察敷料渗血情况。
日常应选择纯棉质地衣物减少摩擦,避免使用含香精的洗护产品。饮食上限制芒果、海鲜等易致敏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若皮损持续扩大或伴随发热,应立即前往儿科或皮肤科就诊。家长需每日检查患儿耳后皮肤状况,发现渗液结痂及时处理,不可自行挑破水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