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检查肠胃
胃肠检查可通过胃镜检查、肠镜检查、钡餐造影、腹部超声、粪便隐血试验等方式进行,具体检查方式需根据症状由医生评估选择。
1、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将带有摄像头的细管经口腔插入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检查方法,可直接观察黏膜病变并取活检。适用于反复上腹痛、呕血、黑便等症状,能诊断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疾病。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检查时可能需配合咽部麻醉。
2、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通过肛门插入内镜观察结肠和直肠黏膜,是诊断肠息肉、炎症性肠病、结肠癌的金标准。建议45岁以上人群定期筛查,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变时需及时检查。检查前需服用泻药清洁肠道,过程中可能需注气扩张肠腔。
3、钡餐造影
钡餐造影通过口服硫酸钡制剂后拍摄X光片,显示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轮廓。适用于吞咽困难、胃下垂等结构异常的筛查,但无法取活检。检查前需禁食,检查后需多饮水促进钡剂排出,便秘者慎用。
4、腹部超声
腹部超声利用声波成像观察胃肠壁层次结构和周围脏器,对胆囊、胰腺疾病有较高诊断价值。常用于排查肠梗阻、胃肠穿孔等急症,检查无创且无辐射,但受肠气干扰可能影响清晰度。需空腹8小时以上以提高成像质量。
5、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隐血试验通过检测粪便中微量血液筛查消化道出血,分为化学法和免疫法。建议50岁以上人群每年检测,阳性结果需进一步肠镜检查。采样前3天需禁食红肉、动物血等食物,避免假阳性。
日常维护胃肠健康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辛辣刺激,适量补充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香蕉等。出现持续腹痛、体重下降、呕血或黑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检查前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饮食调整和肠道准备,确保检查结果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