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会痛吗
骨质疏松可能会出现疼痛,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疼痛症状。骨质疏松通常由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引起,疼痛多发生在脊柱、髋部等承重部位。
骨质疏松早期可能无明显疼痛,随着病情进展,骨强度下降可能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此时会出现突发性腰背部剧烈疼痛,疼痛可能向两侧肋部放射,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长期慢性疼痛可能因多发性椎体骨折导致脊柱变形,肌肉韧带持续牵拉引起。髋部骨折也是骨质疏松常见并发症,表现为腹股沟区或髋部持续性疼痛,负重时疼痛加剧。
部分骨质疏松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身高变矮、驼背等形态改变而无明显疼痛。这类无症状骨质疏松更需要警惕,因为骨折风险同样存在。绝经后女性、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等高风险人群,即使没有疼痛也应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
建议骨质疏松患者保持适量钙和维生素D摄入,每日进行30分钟负重运动如步行、太极拳等,避免吸烟和过量饮酒。疼痛明显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必要时可短期配合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疼痛。居家需注意防跌倒,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浴室加装扶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