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如何辨别新生儿胀气

3485次浏览

新生儿胀气可通过观察腹部膨隆、哭闹不安、排气增多、拒奶或吐奶、睡眠不稳等表现辨别。胀气可能与喂养不当、肠道发育不成熟、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衡、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

1、腹部膨隆

新生儿胀气时腹部明显膨隆,触摸有紧绷感,轻轻拍打可听到鼓音。喂养后膨隆加重,排气或排便后缓解。家长需每日固定时间测量腹围,若持续超过胸围需警惕病理性腹胀

2、哭闹不安

胀气引起的腹痛多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多在傍晚或夜间发作,双腿蜷曲至腹部,面部涨红。哭闹可持续数小时,安抚无效,排气或排便后突然停止。建议家长采用飞机抱、腹部按摩帮助排气。

3、排气增多

健康新生儿每日排气10-15次,胀气时可达20次以上,排气声较响,可能伴随酸臭味。母乳喂养儿因肠道蠕动快,排气频率高于配方奶喂养儿。若排气时伴随血便或黏液便需就医排查肠炎。

4、拒奶或吐奶

胃内积气导致饱胀感,表现为吃奶时哭闹拒食、吃几口就扭头。平躺时气体上顶易引发吐奶,奶液中可见泡沫。建议家长采用45度角斜抱喂奶,喂后竖抱拍嗝15分钟,使用防胀气奶瓶。

5、睡眠不稳

肠绞痛干扰睡眠,表现为入睡困难、频繁惊醒、四肢乱蹬。可尝试襁褓包裹增加安全感,或用温毛巾热敷腹部。若每周超过3天出现睡眠紊乱,需排除牛奶蛋白过敏等病理因素。

日常护理需注意按需喂养避免过度进食,母乳妈妈限制豆类、花椰菜等产气食物,配方奶喂养可尝试部分水解蛋白奶粉。喂奶后保持直立位30分钟,每日进行3次顺时针腹部按摩,每次5分钟。若出现发热、血便、呕吐胆汁或腹胀持续24小时不缓解,须立即就医排查肠梗阻等急症。新生儿肠道功能约3-6个月逐渐成熟,多数生理性胀气会随月龄增长自行改善。

相关推荐

鼻中隔偏曲的主要症状
鼻中隔偏曲的主要症状有鼻塞、头痛、鼻出血、嗅觉减退、反复鼻窦炎等。鼻中隔偏曲是指鼻中隔向一侧或两侧偏曲,导致鼻腔功能障碍的一种常见疾病。
新生儿手脚抽搐的原因
新生儿手脚抽搐可能由低钙血症、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新生儿惊厥、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长小肉疙瘩是否与甲亢有关怎样治疗
长小肉疙瘩可能与甲亢有关,但多数情况下由其他原因引起。皮肤小肉疙瘩通常表现为皮肤纤维瘤、软纤维瘤或皮赘等,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或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
鼻甲肥大怎么治疗比较好
鼻甲肥大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具体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鼻甲肥大可能与慢性鼻炎、过敏反应、鼻中隔偏曲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
脚丫痒脱皮怎么办
脚丫痒脱皮可通过保持足部清洁干燥、使用抗真菌药物、穿透气鞋袜、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脚丫痒脱皮通常由真菌感染、皮肤干燥、接触性皮炎、湿疹、汗疱疹等原因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