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术后会引起的并发症
颈椎病术后可能引起神经损伤、脑脊液漏、切口感染、内固定失效、邻近节段退变等并发症。术后需严格遵循医嘱进行康复管理。
神经损伤是颈椎手术中较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因术中牵拉或器械操作导致,表现为肢体麻木、肌力下降。早期发现可通过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配合康复训练改善。
脑脊液漏多因硬脊膜破损导致,术后出现头痛、颈部肿胀时需警惕。轻微渗漏可通过卧床休息自愈,严重者需采用硬膜外血贴修补术。
切口感染常见于术后3-7天,伴随红肿热痛症状。需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控制,必要时行清创处理。糖尿病患者更需加强血糖监测。
内固定失效包括螺钉松动、钢板移位等情况,多与骨质疏松或过早负重有关。术后应定期复查X线,避免颈部剧烈活动,必要时需翻修手术。
邻近节段退变属于远期并发症,因手术节段力学改变加速相邻椎间盘退化。可通过颈托保护、低频脉冲电刺激延缓进展,严重者需二次手术干预。
颈椎病术后应保持切口干燥清洁,术后1个月内避免低头、扭转等动作,睡眠时使用颈椎专用枕维持生理曲度。康复期可进行颈部等长收缩训练,逐步增加活动范围。饮食注意补充钙质与优质蛋白,如牛奶、鱼肉等,促进骨骼与软组织修复。术后3个月、6个月需复查MRI评估神经恢复情况,出现异常疼痛或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长期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建议通过游泳、八段锦等低冲击运动维持颈部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