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慢有什么危害需要怎么治疗
心率慢可能引发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晕厥或心力衰竭。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或心脏起搏器植入。
心率慢在医学上称为心动过缓,指静息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生理性心动过缓常见于运动员或长期锻炼者,通常无须特殊处理。病理性心动过缓可能与窦房结功能障碍、心肌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药物副作用有关,需针对性治疗。轻度心动过缓可通过增加水分摄入、适度运动改善。中重度患者需使用阿托品片、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等药物提升心率。严重窦房结功能衰竭或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需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部分患者因服用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片等药物导致心率减慢,调整用药方案后可缓解。急性心肌梗死引发的心动过缓需紧急处理,包括静脉给药和临时起搏。先天性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患者可能自幼出现症状,需长期随访。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病变是心动过缓的常见原因,合并房颤时需抗凝治疗预防血栓。
日常应避免剧烈体位变化以防晕厥,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保持规律作息,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存在基础疾病者需控制血糖、血脂,肥胖患者应减重。出现眼前发黑、短暂意识丧失等症状时立即就医。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复查起搏器功能,避免强磁场环境。冬季注意保暖以防寒冷刺激加重症状,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者建议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