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手手腕腱鞘炎有哪些症状
右手手腕腱鞘炎主要表现为手腕疼痛、活动受限、局部肿胀、弹响感和握力下降等症状。腱鞘炎通常由过度使用手腕、外伤、感染、风湿性疾病或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可通过休息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手腕疼痛
手腕桡侧或尺侧出现持续性钝痛或刺痛,尤其在拇指或手指活动时加重。疼痛可能向手臂放射,晨起或长时间静止后症状明显。常见于频繁使用手机、鼠标或重复抓握动作的人群。急性期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或洛索洛芬钠片等非甾体抗炎药。
2、活动受限
手腕背伸、掌屈或旋转动作受阻,拇指外展困难。严重时可能出现“扳机指”现象,即手指屈伸时卡顿。这与腱鞘内滑膜增生导致肌腱滑动障碍有关。早期可通过热敷和腕关节制动改善,若出现关节僵硬需配合超声波治疗或局部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
3、局部肿胀
桡骨茎突或腕掌侧出现局限性隆起,皮肤温度升高但通常无发红。触诊可发现腱鞘增厚,按压时有明显压痛。需与痛风性关节炎鉴别,后者常伴尿酸升高。急性肿胀期可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外敷,配合腕部支具固定减少摩擦。
4、弹响感
活动手腕时出现咔哒声或摩擦感,提示肌腱在狭窄腱鞘内滑动不畅。长期弹响可能导致肌腱磨损甚至断裂。哺乳期女性因激素变化更易发生,称为“妈妈手”。轻度弹响可通过按摩和肌效贴缓解,反复发作需考虑腱鞘切开松解术。
5、握力下降
持物不稳或拧毛巾无力,与疼痛回避和肌腱功能受损相关。慢性患者可能出现大鱼际肌萎缩。需进行握力测试评估严重程度,康复期可使用握力器渐进训练,配合口服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日常应避免手腕过度屈伸动作,使用 ergonomic 鼠标垫和键盘支架。工作期间每小时做5分钟手腕环绕运动,睡眠时可用护腕保持中立位。若保守治疗2周无改善或出现手指麻木,需及时就诊排除腕管综合征。烹饪时改用轻质厨具,洗浴后热敷患处促进血液循环,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加重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