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的原因及治疗
低压即舒张压偏低,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常见原因包括遗传体质、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心肌病等。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营养干预及药物治疗改善。
1、遗传体质
部分人群因遗传因素导致基础血压偏低,通常无不适症状,无需特殊治疗。建议定期监测血压,避免突然体位变化引发头晕。
2、营养不良
长期蛋白质或铁摄入不足可能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伴随乏力、面色苍白。可适量增加瘦肉、动物肝脏、蛋黄等富含优质蛋白和铁的食物。
3、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减慢代谢速率,表现为怕冷、水肿、嗜睡。需检测甲状腺功能,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替代治疗。
4、贫血
血红蛋白减少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常见头晕、心悸。缺铁性贫血可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巨幼细胞贫血需补充叶酸片和维生素B12注射液。
5、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等疾病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可能伴随呼吸困难。需完善心脏彩超检查,必要时使用地高辛片改善心功能。
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突然起身,饮食注意均衡摄入蛋白质、铁及维生素,适当进行游泳、快走等有氧运动增强心血管功能。若持续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