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什么情况才需要做手术
痔疮在保守治疗无效、反复出血、脱垂无法回纳或血栓形成时需要手术干预。
痔疮手术的适应症主要取决于症状严重程度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保守治疗无效指经过饮食调整、药物坐浴等规范治疗1-2个月后,便血、疼痛等症状仍持续存在。反复出血表现为每周至少2-3次便后滴血或喷射状出血,可能导致贫血。痔核脱垂需手术的情况包括三度痔便后需手动回纳和四度痔长期脱出肛外,这类脱垂常伴随肛门潮湿瘙痒和排便困难。急性血栓性外痔若疼痛剧烈、肿块直径超过2厘米,需手术取出血栓。痔疮合并肛裂、肛瘘等并发症时,也需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选择需个体化评估。传统外剥内扎术适用于混合痔,术后恢复需7-4天。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适合直肠黏膜脱垂者,但费用较高。血栓性外痔仅需局部麻醉下切开取栓,创伤较小。高龄或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采用硬化剂注射等微创治疗。术后需保持肛门清洁,避免久坐久站,多摄入膳食纤维预防便秘。
痔疮患者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养成定时排便习惯。便后建议用温水清洗肛门,可进行提肛运动增强括约肌功能。若出现肛门坠胀感加重、分泌物增多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复查。术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随访观察恢复情况。长期久坐工作者可使用环形坐垫减轻局部压力,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