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梗前血压和心率的变化是什么
心梗前可能出现血压升高或降低、心率增快或减慢等变化,具体表现与心肌缺血程度和个体差异有关。心梗前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主要有血压波动、心率失常、伴随胸痛、冷汗乏力、恶心呕吐等。
1、血压波动
心肌缺血早期可能因应激反应导致血压短暂升高,收缩压可超过140毫米汞柱。随着缺血加重,部分患者因心输出量下降会出现血压骤降,收缩压可能低于90毫米汞柱。这种波动性改变常见于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
2、心率失常
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窦性心动过速,心率常超过100次/分。部分下壁心肌缺血患者可能因迷走神经反射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可低于60次/分。严重者可出现室性早搏或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
3、伴随胸痛
典型表现为持续30分钟的压榨性胸骨后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臂或下颌。疼痛常伴有濒死感,与血压心率变化同步出现。非典型症状可能表现为上腹痛或呼吸困难,易被误诊为胃肠疾病。
4、冷汗乏力
由于心输出量急剧下降,患者常出现皮肤湿冷、面色苍白等外周循环灌注不足表现。伴随明显的虚弱乏力感,这种症状在血压下降时尤为显著。
5、恶心呕吐
下壁心肌缺血常刺激膈神经,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发胃肠症状。约20%患者以恶心呕吐为首发症状,易与急性胃炎混淆,但多伴有心率血压的异常波动。
出现不明原因血压心率波动伴胸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并保持静卧,嚼服300毫克阿司匹林肠溶片,测量并记录血压心率变化。避免自行用药或剧烈活动,需在120分钟内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日常需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突发胸痛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和冠状动脉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