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形成心脏瓣膜畸形
心脏瓣膜畸形主要由先天性发育异常、风湿热、感染性心内膜炎、退行性变及创伤等因素引起,表现为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可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
1、先天性因素
胚胎期心脏发育异常是常见原因,如主动脉瓣二叶畸形、肺动脉瓣狭窄等。这类患者可能幼年即出现心悸、气促,需定期随访心脏功能,重度者需行瓣膜成形术或置换术。
2、风湿热损伤
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可攻击瓣膜组织,导致二尖瓣增厚粘连。患者多有咽喉炎病史,后期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需长期使用苄星青霉素预防复发。
3、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经血流侵袭瓣膜引发赘生物形成,常见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伴随发热、瘀斑,需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严重者需手术清除病灶。
4、退行性变
老年性钙化主要累及主动脉瓣,与脂质沉积和慢性炎症相关。轻症可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延缓进展,重度反流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5、外部创伤
胸部撞击或医源性操作可能导致瓣膜撕裂,急性期会出现突发胸痛、休克,需紧急行二尖瓣修复术联合注射用硝普钠稳定血流动力学。
心脏瓣膜畸形患者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不超过3克;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戒烟限酒以减缓瓣膜钙化进程;遵医嘱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时需定期监测INR值;出现下肢水肿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