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表现有哪些
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外表现主要有皮肤类风湿结节、眼部巩膜炎、肺部间质性肺炎、心血管心包炎、血液系统贫血等。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除关节症状外还可累及多系统器官。
1、皮肤类风湿结节
类风湿结节是类风湿关节炎特征性皮肤表现,多发生于关节伸侧或受压部位。结节质地坚硬无痛,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病理显示为纤维素样坏死组织周围环绕上皮样细胞。结节出现往往提示疾病活动度高,需加强抗风湿治疗如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艾拉莫德片等药物控制病情。
2、眼部巩膜炎
约10%患者会出现巩膜表层血管炎症,表现为眼红、畏光、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展为巩膜软化穿孔。眼部病变与全身炎症活动相关,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如氟米龙滴眼液联合全身抗风湿治疗,必要时需生物制剂如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干预。
3、肺部间质性肺炎
肺部受累可表现为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高分辨率CT显示网格状或蜂窝状改变。肺功能检查常见限制性通气障碍。除控制原发病外,急性加重期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联合环磷酰胺片治疗,晚期肺纤维化患者需长期氧疗。
4、心血管心包炎
心包炎是最常见心脏表现,患者可出现胸痛、心包摩擦音,超声心动图可见心包积液。炎症反应导致心包膜血管通透性增加,需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大量积液时需心包穿刺引流。
5、血液系统贫血
慢性病性贫血最为常见,表现为乏力、面色苍白,实验室检查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主要与炎症因子抑制骨髓造血及铁代谢异常有关。治疗需纠正原发病,重度贫血可短期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避免盲目补铁。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并补充优质蛋白。适度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避免寒冷刺激。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关节外表现加重时需及时就诊,由风湿免疫科医生调整治疗方案。长期服药者应每3-6个月进行药物不良反应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