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状乳头病毒是什么
人状乳头病毒一般是指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接触传播,可导致皮肤疣、生殖器疣及部分癌症。
1、病毒特性
人乳头瘤病毒属于乳头瘤病毒科,具有嗜上皮性,目前已发现200多种亚型。根据致癌性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如16型、18型与宫颈癌等恶性肿瘤相关,低危型如6型、11型多引起生殖器疣或皮肤疣。
2、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或间接接触感染者衣物、毛巾等物品传播。皮肤破损处接触病毒后更易感染。
3、临床表现
低危型感染常见症状为皮肤或黏膜疣体,如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等。高危型感染早期多无症状,持续感染可能导致宫颈、肛门、口咽等部位癌变。
4、诊断方法
通过醋酸白试验、HPV-DNA检测、细胞学检查如TCT或组织活检确诊。女性定期宫颈癌筛查可早期发现高危型感染。
5、防治措施
接种HPV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现有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治疗包括物理祛疣冷冻、激光、局部用药咪喹莫特乳膏、鬼臼毒素酊及手术切除,高危型感染需定期随访监测。
日常需注意安全性行为、避免共用个人物品,女性建议21岁后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感染后应遵医嘱治疗,避免搔抓疣体导致扩散,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合理膳食、规律作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病毒持续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