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炎有哪些症状
肠道炎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发热、便血、体重下降等。肠道炎可能由感染、免疫异常、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腹痛
肠道炎患者常出现腹部隐痛或绞痛,疼痛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进食后可能加重。腹痛可能与肠道黏膜充血水肿、肠蠕动异常有关。感染性肠炎腹痛常伴随呕吐,溃疡性结肠炎则多表现为左下腹持续性钝痛。
2、腹泻
每日排便次数超过3次且粪便稀薄即可判定为腹泻。急性肠道炎多为水样便,慢性炎症性肠病可能呈现黏液脓血便。轮状病毒性肠炎粪便呈蛋花汤样,阿米巴痢疾则出现果酱样便。
3、发热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肠炎常伴有38℃以上高热。克罗恩病等慢性炎症可能出现长期低热。发热时可能伴随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需警惕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4、便血
溃疡性结肠炎可见鲜红色血便,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粪便呈暗红色。少量便血可能表现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大量出血可能导致贫血。儿童出现果酱样便需考虑肠套叠。
5、体重下降
慢性肠道炎症因营养吸收障碍可导致进行性体重减轻。克罗恩病患者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成年人半年内体重下降超过5%需警惕恶性肿瘤可能。
肠道炎患者应注意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可选择米汤、粥类等流质饮食。适当补充电解质溶液预防脱水,保证充足休息。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高热、严重脱水、意识改变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慢性患者需定期复查肠镜,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停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