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滞留怎么处理
乳牙滞留可通过观察等待、拔除乳牙、正畸治疗、手术干预、预防护理等方式处理。乳牙滞留通常由恒牙萌出异常、乳牙牙根吸收不足、遗传因素、颌骨发育异常、口腔疾病等原因引起。
1、观察等待
部分乳牙滞留属于生理性现象,尤其恒牙胚发育较晚时,可能随儿童颌骨生长自然脱落。需定期口腔检查监测恒牙萌出情况,拍摄X线片评估牙根吸收程度。若无感染或恒牙错位风险,可暂不干预。日常注意口腔清洁,避免滞留乳牙周围食物嵌塞。
2、拔除乳牙
当滞留乳牙导致恒牙错位萌出或牙列拥挤时,需由口腔医生拔除滞留乳牙。常见于上颌前牙区,可能与乳牙牙根吸收障碍有关,表现为恒牙从舌侧或腭侧异位萌出。拔牙后需配合咬合诱导,使用间隙保持器防止邻牙移位。术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漱口。
3、正畸治疗
恒牙已萌出但乳牙滞留导致牙列不齐时,需正畸牵引恒牙归位。多与颌骨发育不足或乳牙牙根粘连有关,可能伴随反颌、深覆盖等问题。可采用活动矫治器或固定托槽,配合颌间牵引调整咬合关系。治疗期间需加强口腔卫生,防止托槽周围龋坏。
4、手术干预
对于埋伏阻生的恒牙合并乳牙滞留,需手术开窗暴露恒牙冠部并牵引助萌。常见于下颌第二前磨牙,可能与牙胚位置异常或囊肿压迫有关。手术需切除覆盖牙龈及骨组织,术后配合正畸装置施加轻力牵引过程中需定期复查牙髓活力。
5、预防护理
从3岁起定期口腔检查,及早发现乳牙龋坏或根尖病变。鼓励儿童咀嚼硬质食物促进乳牙牙根吸收,如苹果、胡萝卜等。避免长期进食过软食物导致颌骨发育不足。乳牙早失时需制作间隙保持器,防止邻牙倾斜占据恒牙萌出空间。
家长应每3-6个月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通过曲面断层片监测恒牙发育。日常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洁乳牙邻面。若发现乳牙松动超过3个月未脱落或恒牙萌出方向异常,应及时就诊。正畸治疗期间需避免啃咬硬物,按医嘱佩戴矫治器。乳牙滞留合并多生牙或囊肿时,需多学科联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