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胃肠感冒怎么治疗
宝宝胃肠感冒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物理降温、药物治疗、就医治疗等方式干预。胃肠感冒通常由病毒感染、饮食不当、腹部受凉、免疫力低下、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胃肠感冒期间需暂停添加新辅食,减少奶量或改用低乳糖配方奶。母乳喂养可继续但需缩短单次哺乳时间。可给予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症状缓解后逐渐过渡到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
2、补充水分
每10-15分钟喂食5-10毫升口服补液盐,推荐使用口服补液盐Ⅲ。观察排尿量和口腔湿润度判断补水是否充足。若出现尿量减少、哭时无泪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禁止直接饮用碳酸饮料或果汁。
3、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保持室温在24-26℃,减少衣物包裹。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后颈,每4小时更换一次。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等刺激性降温方式。
4、药物治疗
蒙脱石散可保护胃肠黏膜,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消旋卡多曲颗粒抑制肠道分泌。使用益生菌时应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禁止自行服用止泻药或抗生素。
5、就医治疗
出现持续高热、血便、喷射性呕吐、嗜睡等症状时需急诊处理。静脉补液适用于中重度脱水患儿,必要时进行粪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住院期间需严格执行接触隔离,护理前后规范手卫生。
保持居室通风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患儿餐具需煮沸消毒,排泄物用含氯消毒剂处理。恢复期继续补充锌元素2周,每日10-20毫克。定期监测体重变化,若进食量未恢复需营养科会诊。注意观察有无乳糖不耐受等继发问题,必要时更换特殊配方奶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