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堵住了耳道怎么办
耳道被耳屎堵塞可通过冲洗法、滴耳液软化法、器械取出法、吸引器吸出法、手术清除法等方式处理。耳屎堵塞通常由耳屎分泌过多、外耳道狭窄、不当挖耳、炎症刺激、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冲洗法
使用温热生理盐水或专用耳道冲洗器冲洗外耳道,水温需接近体温避免刺激前庭器官。该方法适用于耳屎质地较软且未完全阻塞耳道的情况,冲洗时需保持头部倾斜使水流自然流出。操作前应确认鼓膜完整无穿孔,避免冲洗液进入中耳腔。
2、滴耳液软化法
可选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过氧化氢溶液或橄榄油等软化剂,每日滴耳3次持续3天使耳屎膨胀分解。软化期间可能出现暂时性听力下降属正常现象,禁止在此期间使用棉签掏耳。糖尿病患者慎用油性软化剂以防继发感染。
3、器械取出法
由耳鼻喉科医生使用耵聍钩、耳科显微器械在额镜或耳内镜下操作,适合坚硬且位置较深的耳屎栓塞。操作需严格消毒避免损伤外耳道皮肤,取出后需用抗生素滴耳液预防感染。儿童患者需固定头部防止操作时移动。
4、吸引器吸出法
采用负压吸引装置清除已软化的耳屎碎屑,对耳道黏膜损伤较小且操作视野清晰。该方法要求耳屎经过充分软化处理,吸引压力需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48小时防止感染。
5、手术清除法
针对合并外耳道胆脂瘤或骨质异常的顽固性耳屎栓塞,需行外耳道成形术等手术治疗。术前需进行颞骨CT检查评估病变范围,术后需定期换药并使用抗生素滴耳液。这种情况多伴有反复耳痛、听力进行性下降等症状。
日常应避免使用棉签等工具深入掏耳,洗头游泳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外耳道。油性耳屎体质者可每3个月定期使用滴耳液预防栓塞,出现耳鸣、耳闷胀感应及时就诊。儿童及老年人因外耳道自洁功能较弱,建议每半年到耳鼻喉科进行专业耳道检查。耳屎清除后1周内避免耳道进水,防止发生外耳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