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的症状及危害
子宫脱垂主要表现为会阴部坠胀感、排尿困难、排便异常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压力性尿失禁等并发症。子宫脱垂通常由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引起,需根据脱垂程度选择盆底康复训练、子宫托或手术治疗。
1、会阴坠胀感
患者常自觉阴道口有肿物脱出,久站或劳累后加重,平卧时可缓解。轻度脱垂时脱出物可自行回纳,重度需手动复位。这与盆底韧带和肌肉支撑力减弱有关,可能伴随腰骶部酸痛。建议避免提重物,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必要时使用子宫托支撑。
2、排尿异常
子宫压迫膀胱可能导致尿频、尿急或排尿不尽感,严重者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咳嗽时漏尿。长期排尿困难易引发尿路感染,表现为尿痛、血尿。需及时排空膀胱,减少咖啡因摄入,感染时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
3、排便困难
直肠受压会导致便秘、排便需手法辅助,甚至出现肛门坠胀。长期用力排便可能加重脱垂程度。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调节肠道功能,避免长时间蹲便。
4、性生活质量下降
阴道松弛及疼痛可能引起性交不适,部分患者出现性欲减退。这与盆底结构改变和反复炎症有关。可通过盆底电刺激治疗改善肌肉张力,合并阴道炎时需配合克霉唑阴道片治疗。
5、继发感染风险
长期暴露的宫颈和阴道黏膜易发生溃疡、出血,增加阴道炎、宫颈炎概率。表现为异常分泌物增多或异味。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出现感染时使用甲硝唑阴道凝胶、保妇康栓等药物控制炎症。
子宫脱垂患者应控制体重,避免慢性咳嗽和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每日坚持盆底肌锻炼如缩肛运动,每次持续10秒,重复10-15次。选择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E增强肌肉弹性。中重度脱垂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骶棘韧带固定术、阴道封闭术等手术方案,术后3个月内禁止负重和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