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间盘突出症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微创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多由椎间盘退变、慢性劳损或急性外伤等因素引发,典型症状包括颈部疼痛、上肢放射痛及感觉异常。
1、保守治疗
适用于轻度突出患者,包括颈部制动、佩戴颈托、调整坐姿及睡眠姿势。建议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符合颈椎生理曲度的枕头,每日进行颈椎牵引或麦肯基疗法锻炼。持续3-6个月无效需考虑升级治疗。
2、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缓解疼痛,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神经根水肿时需短期应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药物仅作为辅助手段,不可长期依赖。
3、物理治疗
超短波透热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超声波治疗能促进炎症吸收。医院康复科常采用颈椎电动牵引配合中频电刺激,每周3-5次,10-15次为1疗程。家庭可使用红外线理疗仪辅助。
4、微创介入治疗
经皮椎间盘臭氧消融术通过穿刺注入臭氧气体溶解突出髓核,胶原酶溶解术可靶向降解病变组织。适用于突出物直径小于5毫米且无钙化者,创伤小但需严格筛选适应证。
5、手术治疗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适用于严重压迫脊髓者,后路椎间孔扩大术多用于神经根受压病例。术后需佩戴颈托8-12周,逐步进行颈部肌肉等长收缩训练。手术决策需综合评估神经功能损害程度。
日常应保持颈椎中立位,避免突然转头动作,电脑屏幕调整至视线平齐高度。游泳、放风筝等仰头运动有助于强化颈后肌群,疼痛缓解期可做颈椎米字操。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乳胶枕,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受凉诱发症状加重。若出现持物不稳、行走踩棉感等脊髓受压表现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