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治好慢性膀胱炎
慢性膀胱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膀胱灌注、物理治疗、中药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慢性膀胱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异常、神经源性膀胱、长期导尿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疗
慢性膀胱炎若由细菌感染引起,需遵医嘱使用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胶囊、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治疗期间需完成全程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细菌性膀胱炎可能伴随尿频、尿急、排尿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尿。
2、膀胱灌注
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膀胱炎,可采用膀胱灌注治疗。将药物如透明质酸钠溶液直接注入膀胱,修复受损黏膜。该治疗需在医院由专业人员进行,每周进行1-2次,4-6次为一疗程。灌注后需保留药液15-30分钟,治疗后多饮水促进排尿。
3、物理治疗
超短波、微波等物理疗法可改善膀胱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物理治疗适合非感染性慢性膀胱炎,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10-15次治疗。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轻微膀胱区酸胀感,通常可自行缓解。物理治疗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4、中药调理
中医认为慢性膀胱炎多属湿热下注,可遵医嘱服用八正散、萆薢分清丸等中成药。中药治疗需辨证施治,疗程较长,通常需连续服用2-3个月。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中药治疗可能伴随口苦、食欲减退等轻微不良反应。
5、手术治疗
对于合并膀胱颈梗阻、膀胱结石等器质性病变者,可能需行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膀胱结石碎石术等。术后需留置导尿管3-5天,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治疗后应定期复查膀胱功能,避免复发。
慢性膀胱炎患者日常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避免憋尿,限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摄入。注意会阴部清洁,选择棉质透气内裤。适度进行盆底肌锻炼,如凯格尔运动,有助于改善膀胱功能。饮食宜清淡,可适量食用冬瓜、薏苡仁等利尿食物。若症状反复或加重,应及时复查尿常规及膀胱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