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炎和风湿区别是什么
关节炎和风湿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概念,关节炎主要指关节炎症性疾病,风湿则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范畴。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风湿则可能累及关节、肌肉、骨骼及内脏器官,常伴随免疫系统异常。
关节炎通常由关节软骨退化、外伤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引发,常见类型包括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炎多与年龄增长、关节劳损相关,表现为晨起关节僵硬;类风湿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病,易导致对称性小关节畸形;痛风性关节炎与尿酸代谢异常有关,突发单关节红肿热痛是典型特征。风湿性疾病涵盖范围更广,除关节症状外还可能伴随发热、皮疹、雷诺现象等全身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均属此类,其发病与遗传、环境触发免疫紊乱密切相关。
风湿性疾病中的类风湿关节炎虽有关节炎表现,但本质是全身性免疫疾病,可能引发间质性肺炎、血管炎等关节外损害。而普通骨关节炎通常不累及其他器官。实验室检查中,风湿性疾病多出现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等免疫指标异常,单纯骨关节炎则较少出现。影像学上风湿性疾病可能显示关节侵蚀性改变,骨关节炎则以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为主。
无论是关节炎还是风湿性疾病,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都至关重要。建议出现持续关节不适或伴随全身症状时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评估明确病因。日常生活中需注意关节保暖,避免过度负重,适量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保持合理体重有助于减轻关节负荷。饮食上可增加深海鱼、坚果等抗炎食物摄入,减少高嘌呤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