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有什么副作用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可能出现发热、皮疹、腹泻、青铜症及视网膜损伤等副作用,但多数症状轻微且可逆。
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通过特定波长的光线分解胆红素。治疗过程中部分婴儿可能出现体温轻度升高,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停止照射后可自行恢复。少数患儿皮肤暴露区域会出现红色斑疹或脱屑,与光敏感反应有关,一般保持皮肤清洁即可缓解。光照可能加速肠道蠕动,导致大便次数增多或稀便,需注意预防脱水。极少数病例因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皮肤呈青铜色改变,停止治疗后逐渐消退。早产儿或长时间高强度照射时,需严格保护眼睛避免光损伤。
进行蓝光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2-4小时翻身保证照射均匀,使用专用眼罩保护眼睛。母乳喂养可帮助胆红素排泄,喂养间隔不宜超过3小时。保持室温26-28℃减少体温波动,治疗后48小时内复查胆红素水平。若出现拒奶、嗜睡或皮肤颜色异常加深等情况,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