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有什么不同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在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式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1型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则与胰岛素抵抗和相对分泌不足有关。
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起病急骤,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如谷氨酸脱羧酶抗体。发病与遗传易感性及环境触发因素相关,病毒感染可能诱发免疫异常。
2型糖尿病常见于中老年群体,起病隐匿,超重或肥胖是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随病情进展需联合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患者常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表现,胰岛素抵抗是核心病理环节。
两类糖尿病患者均需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1型糖尿病需严格匹配胰岛素与碳水化合物摄入,预防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应控制总热量摄入,减少精制糖和饱和脂肪,增加全谷物和膳食纤维。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眼底、肾功能和神经病变筛查,出现伤口不愈或视力模糊等症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