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中暑应该注意什么
防止中暑需注意避免高温暴晒、及时补水、合理着装、调整活动强度及识别早期症状。主要有避免高温环境、科学补水、穿戴防护、控制运动量、观察身体信号等方式。
1、避免高温环境
高温时段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尤其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阳光强烈时。若必须外出,尽量选择阴凉处行走或停留,使用遮阳伞、树荫等遮挡直射阳光。室内应保持通风,必要时开启空调或电扇降低环境温度,但避免冷风直吹。
2、科学补水
高温环境下每小时需补充200-300毫升水分,优先选择淡盐水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以防胃肠痉挛。可适量食用西瓜、黄瓜等高水分水果,同时减少咖啡、酒精等利尿饮品的摄入。
3、穿戴防护
选择浅色、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佩戴宽檐帽和防紫外线太阳镜。外出前30分钟涂抹SPF30以上的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颈部可用湿毛巾降温,避免深色衣物吸热加重体温升高。
4、控制运动量
高温期间应降低运动强度,避免剧烈活动。若需进行体力劳动,每工作30分钟休息5-10分钟,在阴凉处恢复体温。老年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更需减少午后外出,必要时调整作息至早晚凉爽时段活动。
5、观察身体信号
早期中暑表现为头晕、口渴、多汗、乏力等症状,此时应立即转移到阴凉处,解开衣领散热。若出现皮肤灼热无汗、意识模糊、抽搐等重度中暑征兆,需紧急就医。随身携带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以备应急。
日常可常备绿豆汤、菊花茶等清热饮品,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高脂高糖食物加重代谢负担。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提升耐热能力,空调房内注意肩颈保暖。老人、儿童、孕妇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制定个性化防暑方案,家中配备体温计和简易急救包。若出现持续头痛、呕吐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排查热射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