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心脏起搏器适合什么患者安装
ICD心脏起搏器适合存在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骤停高风险或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安装。主要适应人群包括有明确室颤/室速病史、心肌梗死后心功能显著下降、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及心脏性猝死幸存者等。
1、既往发生过室颤或持续性室速的患者是ICD植入的绝对适应症。这类患者因心脏电活动紊乱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ICD能实时监测心律并在检测到异常时自动除颤。临床常见于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需结合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评估。
2、心肌梗死后左室射血分数低于35%的患者具有较高猝死风险。大面积心肌坏死导致心电不稳定,ICD可预防突发性心律失常死亡。建议在心梗后40天以上评估心功能,排除可逆性因素后考虑植入。
3、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患者,即使未发生过心脏事件,若基因检测阳性且存在高危特征也应安装。这类疾病具有家族聚集性,ICD是预防猝死的有效手段。
4、心脏骤停幸存者若无明确可逆诱因,必须植入ICD进行二级预防。研究表明此类患者再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概率较高,ICD能将三年死亡率降低50%以上。
5、严重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III-IV级合并左室射血分数≤30%时,ICD可改善预后。心衰患者易合并室性心律失常,ICD与CRT联合使用还能改善心脏同步性。
安装ICD后需定期随访检查设备工作状态,避免接触强电磁场,保持植入部位清洁干燥。日常生活中应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限制剧烈运动但可进行适度有氧活动。出现设备报警或自觉心悸、晕厥时需立即就医,术后3-6个月需复查程控调试参数。患者及家属应学习基础急救知识,了解ICD放电时的应对措施,心理上需适应设备存在的异物感,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疏导。